1.完整性要求
涵蓋全部計算內容:危大工程計算書應包含對工程結構穩定性、承載能力等關鍵方面的計算。例如,在深基坑工程中,要對支護結構的內力(包括彎矩、剪力和軸力)、變形,以及土壓力等進行計算;對于高大模板工程,要計算模板及支撐體系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詳細的工況考慮:需要考慮不同施工階段和可能出現的各種工況。以起重吊裝工程為例,要計算在構件起吊、旋轉、就位等不同工況下起重機的受力情況,包括起重力矩、起重臂的受力等。
2.準確性要求
正確的計算模型:建立符合工程實際情況的計算模型。在腳手架工程計算中,要根據腳手架的類型(如扣件式、碗扣式等)、搭設高度、步距、跨距等實際參數構建力學模型。對于懸挑式腳手架,要準確模擬懸挑梁的受力狀態,考慮懸挑長度、錨固方式等因素對其承載能力的影響。
合理的參數取值:計算參數應合理準確。如在巖土工程相關的危大工程中,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參數(重度、內摩擦角、粘聚力等)要通過現場勘察和試驗獲取。對于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像鋼材的屈服強度、彈性模量等,應按照相應的國家標準和材料實際性能取值。
3.規范性要求
遵循標準規范:計算過程要嚴格遵循國家和行業相關的標準規范。例如,在建筑邊坡工程計算中,要依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的規定,對邊坡的穩定性進行分析計算,包括采用合適的穩定性分析方法(如瑞典條分法、畢肖普法等)。
清晰的計算步驟:計算步驟應清晰明了。以塔式起重機基礎計算為例,要按照先確定基礎類型(如樁基礎、十字交叉梁基礎等),再計算基礎的受力(包括豎向力、水平力和傾覆力矩),最后驗算基礎的強度和穩定性的步驟進行,并且每一步驟都要有詳細的計算公式和計算結果。
4.可追溯性要求
注明計算依據:在計算書中要注明所采用的計算公式、參數的來源。例如,在模板工程計算中,如果采用了某一經驗公式來計算模板的側壓力,要注明該公式出自哪本規范或研究成果,參數(如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溫度等)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還是規范推薦值。
保存原始數據:要保存與計算相關的原始數據,如勘察報告、材料檢測報告等。這些原始數據是計算書的重要支撐,在需要時可以用于核對計算結果或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