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實體檢測是指對已完成的建筑結構進行現場直接檢測,以評估其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實體檢測的主要目的是驗證實際建造的結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標準。
實體檢測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結構實體檢驗**:
? - **混凝土強度**:通過現場取樣或非破損檢測方法來測定混凝土的實際強度。
? -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鋼筋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實際距離,以確保足夠的防腐蝕保護。
? - **結構位置與尺寸偏差**:檢查結構構件的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
2. **專項檢測**:
? - **地基基礎工程檢測**:
? ? - 地基及復合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
? ? - 樁的承載力檢測。
? ? - 樁身完整性檢測。
? ? - 錨桿鎖定力檢測。
? ?
3. **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
? - 混凝土、砂漿、砌體強度現場檢測。
? -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
4. **建筑幕墻工程檢測**:
? - 密封性檢測。
? - 變形和風壓性能檢測。
?
5. **鋼結構工程檢測**:
? - 鋼材材質檢測。
? - 焊接質量檢測。
? - 防腐涂層檢測。
6. **其他可能的檢測項目**:
? - 材料檢測: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和性能符合規定標準。
? - 構配件檢測:檢查建筑構配件的質量。
? - 基礎隱蔽工程、土方開挖、基礎尺寸埋深、基礎配筋等項目的檢測。
? - 上部結構構件的截面尺寸偏差、配筋、鋼筋綁扎、軸線尺寸偏差、材料強度等項目的檢測。
### 實施過程:
- 結構實體檢驗應由監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實施,并見證實施過程。
- 施工單位應制定結構實體檢驗專項方案,并經監理單位審核批準后實施。
- 除結構位置與尺寸偏差外的結構實體檢驗項目,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完成。
### 檢驗方法:
- 對于混凝土強度的檢驗方法,通常采用同條件養護試件方法;當未取得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或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不符合要求時,可采用回彈-取芯法進行檢驗。
這些檢測項目和方法確保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從而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