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礎部分隱蔽工程驗收隱檢內容填寫實例
一、地基與基礎部分:
(一) 3:7灰土隱檢內容填寫:
1.根據施工圖紙要求,基槽土層已挖至-6.500m。在攤鋪灰土前,經釬探檢查,地質情況符合勘察報告,無地下水。
2.槽底清理:清除槽內浮土、積水和泥漿,坑(槽)邊坡穩定。
3.基底軸線尺寸。
4.土料、石灰材質、配合比均勻符合設計要求
5.施工中檢查分層鋪設厚度、分段施工上下層的搭接長度、加水量、夯壓遍數及壓實系數,均符合規范要求。
6.地基承載力檢驗結果達到設計要求。
(二)砂樁地基隱檢內容填寫:
1.材料進廠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砂粒徑0.3~3mm,含泥量符合要求。
2.檢查砂樁的樁數、孔徑、深度,詳見施工記錄××。
3.采用振動沉管施工振動力30~70kN,拔管速度在1~1.5m/min,振搗密實。
4.樁位:樁尖與定位樁的距離≤50mm。
5.樁的標高及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詳見施工記錄××。
6.地基承載力檢驗合格,報告編號為××。
(三)強夯地基隱檢內容填寫:
1.土質情況與地質勘察報告相符。
2.夯錘底面積為4m2,錘重10t,排汽孔12個,直徑100mm。
3.表層為細粒土,且地下水位高在表層鋪0.5~2m左右碎石,形成硬層。
4.夯點間距10m,夯擊時保證夯錘落錘平穩,夯位正確。
5.每夯點夯數為3~10擊,夯擊遍數2~5遍,兩遍之間間歇時間為1~4周。
6.承載力檢驗合格。
(四)水泥攪拌樁地基隱檢內容填寫:
1.檢查水泥、外摻劑的質量證明或復試報告。
2.清理平整基底。
3.檢查水泥用量、樁體強度、地基承載力報告。
4.樁底標高××mm、樁頂標高××mm,樁位偏差<50mm。
5.樁徑>0.96D(D 為設計樁徑);垂直度≤1.5L%(L 為樁長),兩樁搭接≥200mm。
(五)土和灰土擠密地基隱檢內容填寫:
1.土及灰土的質量,樁孔放線位置符合要求,詳見××。
2.樁施工順序是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內間隔 1~2 孔,選用沉管法,樁孔直徑、樁孔深度、夯擊次數、填料含水量的檢查詳見施工記錄××。
3.分層回填厚度為 350~400mm,樁頂標高及密實度符合要求。
4.成樁質量及地基承載力符合要求。
(六)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地基隱檢內容填寫:
1.水泥、粉煤灰、砂及碎石等原材料質量證明文件齊全,符合設計要求。
2.混合料的配合比為××,坍落度為××mm,符合要求。
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采用長螺旋鉆孔操作方法,樁位偏差為××mm,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4.清底、夯實孔底。沉渣厚度為 40mm,用 35kg 的重錘將孔底夯實,孔底無地下水。
5.驗孔。檢查孔深,垂直度偏差,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詳見施工記錄××。
6.樁頂標高、樁位、樁體質量、地基承載力以及褥墊層質量均符合要求。
(七)水泥粉煤灰碎石樁褥墊層隱檢內容填寫:
1.褥墊層厚度為 100mm。
2.采用天然級配砂石,最大粒徑小于 3cm。
3.實測壓實系數均小于 0.9
(八)靜力壓樁焊接接樁隱檢內容填寫:
1.先將四周點焊固定,然后對稱焊接,并確保焊縫質量和設計尺寸。
2.焊接的材質(鋼板、焊條)均符合設計要求,焊接件做好防腐處理。
3.焊接接樁,其預埋件表面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用鐵片墊實焊牢。
4.接樁時,在距地面 1m 左右進行,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大于 10mm,節點彎曲矢高不大于 1%樁長。
5.樁體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九)工程樁鋼筋籠隱檢內容填寫:
1.鋼筋籠總長 14.7m,偏差在±100mm 以內。
2.鋼筋籠直徑 400mm,偏差在±10mm 以內。
3.鋼筋籠規格:主筋 10 根 HRB335 20@200,加強箍筋6根HRB335 12@2000,箍筋間距 HPB300 6@200(其中樁頂加密段1.5m 為 HPB300 6@100)。
4.鋼筋籠主筋采用直閃光對焊,接頭錯開大于 35d。
5.螺旋筋與主筋采用綁扎,加勁筋與主筋采用點焊,加勁筋接頭采用單面焊 10d 或雙面焊 5d。加勁箍筋設在主筋外側。
6.主筋的保護層厚度為 50mm。
7.鋼筋籠直徑、間距、綁扎均符合要求。
(十)鋼筋籠安裝與灌注隱檢內容填寫:
1.成孔隱檢內容:
(1)成孔深度:19.3m。
(2)成孔直徑:1400mm。
(3)成孔位置偏差:40mm。
(4)成孔垂直度偏差不超過樁長的 1%。
2.灌注隱檢內容:
(1)鋼筋籠安放、標高滿足設計要求;主筋的保護層厚度 50mm。
(2)導管安裝嚴密,密封良好,位置保持居中,導管下口距孔底 500mm,隔水球膽浮在導管內水面上。
(3)樁底沉渣厚度為 80mm,灌注過程中混凝土面深度由測繩檢查。
(4)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水下灌注),坍落度 180~220mm。
(十一)護坡樁成孔隱檢內容填寫:
1.樁位偏差: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均小于 50mm,垂直度偏差小于 0.5%。
2.采取隔樁施工(跳打),并在灌注混凝土超過 24h 后進行鄰樁成孔施工。
3.孔徑、孔斜由孔規檢查;孔深由測繩檢查。
(十二)護坡樁灌注隱檢內容填寫:
1.非均勻配筋排樁的鋼筋籠安放方向與設計方向一致,標高滿足設計要求;主筋的保護層厚度 50mm。
2.導管安裝嚴密,密封良好,位置保持居中,導管下口距孔底 0.3~0.5m,隔水球膽浮在導管內水面上。
3.樁底沉渣厚度小于 200mm;孔深由測繩檢查。
(十三)護坡樁樁頂帽梁鋼筋綁扎隱檢內容填寫:
1.帽梁的截面尺寸為 800mm×500mm。
2.帽梁混凝土保護層:梁底保護層為 50mm,梁頂保護層為 25mm,梁兩側保護層為 25mm。
3.帽梁主筋為 HRB400 20mm,基坑內側為 4 根 HRB400 20mm,基坑外側為 3 根 HRB400 20mm。帽梁頂面與底面正中各設 1根HRB400 14mm 構造筋。
4.帽梁主筋搭接為綁扎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 45d(900mm),相鄰水平鋼筋搭接接頭相互錯開不小于 1000mm。
5.箍筋鋼筋為 HRB400 8mm,彎鉤不小于 135°,彎鉤長度不小于箍筋鋼筋直徑的 5d(40mm)。箍筋間距為 200mm。
6.預留錨桿保護套管,套管直徑為 100m,預留位置準確,安裝牢固。
(十四)土釘成孔隱檢內容填寫:
1.?F-F 剖面(1 /A ~F 軸線)開挖深度到-2.700m,成孔標高-2.200m。
2.土釘成孔水平間距 1.4m,孔距偏差均在±100mm 以內。
3.土釘成孔深度為 7m,偏差均在±50mm 以內。
4.成孔直徑為 110mm,偏差均在±5mm 以內。
5.成孔傾角為 8°,成孔傾角偏差均在±5%以內。
(十五)土釘安放、注漿隱檢內容填寫:
1.?F-F 剖面(1 /A~F軸線)土釘長度為 7m,土釘規格為熱軋帶肋鋼筋 HRB 335 22mm 鋼筋。
2.在土釘桿體上每隔 2m 焊接 4 根對稱的“U”型 Q235 6.5mm 的鋼筋作為對中支架。
3.已將孔內殘留或松動的雜土清除干凈,將土釘和注漿管(1 根 ?20 塑料管)同時插入孔底,注漿管距孔底 250~500mm。
4.注漿材料采用水灰比為 0.5 的水泥凈漿,水泥為 P·O 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
(十六)土釘墻鋼筋網片安裝隱檢內容填寫:
1.F-F 剖面(1 /A ~F 軸線)土釘墻墻面坡度 1∶0.1。
2.人工綁扎鋼筋網片 Q235 6.5@200mm×200mm,搭接不小于 300mm。
3.加強鋼筋 1 根 HRB335 16mm 縱橫雙向通長設置并在土釘端部用 2 根 HRB335 16mm 長 200mm 短筋與土釘做井字架焊接。
4.鋼筋保護層厚度 20mm。
5.坡頂翻邊不小于 1m。
6.地面設置拉錨,錨筋 HRB335 16@2800mm,錨固于邊坡坡頂外側 5m。
(十七)噴射混凝土面層安裝隱檢內容填寫:
1.F—F 剖面(1/A~F 軸線)土釘墻坡面平整度偏差均在±20mm 以內,坡面虛土全部清除干凈。
2.噴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標志埋設完畢。
3.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20(水泥∶砂∶石配比 1∶2∶2),噴射厚度為 100mm。
4.土釘墻墻面坡度 1∶0.1。
(十八)地下連續墻支護安裝隱檢內容填寫:
1.基坑支護的成槽寬度、深度、垂直度均符合設計要求。
2.鋼筋籠制作:鋼筋長 11000mm,主筋 10 根 HRB335 22mm、加力筋 HRB335 16@1500mm、HPB235 6.5@200mm。
3.鋼筋接頭位置及接頭處預留搭接長度均符合設計要求。
4.鋼筋籠兩側設定位墊塊,定位墊塊采用 10mm 厚鋼板制成“八”字形與主筋焊接,豎向間 距 5m。
5.鋼筋籠內部豎向鋼筋與橫向鋼筋交點采用點焊。
6.清槽:用成槽機清除槽底淤積沙泥,沉渣厚度小于 100mm,泥漿中含砂率小于 2%,其他指標正常。
(十九)錨桿安放、注漿隱檢內容填寫:
1.錨桿材料為強度等級 1860MPa 的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規格 1×7-Φ15.24mm。
2. 11~15 號錨桿總長度是 24.2m,錨固段長度 16m,自由段 7m;錨桿的自由段抹黃油后,分別套 16m 和 7m 彩管;預留
張拉段長度為 1.2m;鋼絞線的定位支架間距為 2m。
3.注漿管與錨桿桿體綁扎在一起(注漿管從對中支架中間通過),一次注漿管距孔底 100~200mm,二次注漿管的出漿孔
已進行可灌密封處理。
4.灌漿采用水灰比 0.45~0.5 的水泥凈漿;設計錨桿錨固體水泥漿強度為 M20。
(二十)土方開挖隱檢內容填寫:
1. 基礎基底標高低跨為-7.810m(高程 41.890m)、高跨為-6.310m(高程 43.390m),槽底土質為××,水位與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相符。
2. 基槽土層已挖至-7.810m、-6.310m,基底清理到位,浮土、松土清除到持力層,無磚塊、石頭等雜物。
3. 基底輪廓尺寸與設計一致。
(二十一)土方回填隱檢內容填寫:
1.基底清理干凈,無雜物,符合要求。
2.從-5.750~-5.050m 采用素土回填,-5.050~-4.950m 采用 3∶7 灰土回填。
3.回填土料的含水率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4.回填土采用小型打夯機,按規定(每步虛鋪 200mm,夯實后 150mm,最后一步虛鋪 150mm,夯實后 100mm)
分層夯壓密實,環刀取樣進行干密度試驗,見回填土試驗報告(試驗編號:××),干密度符合設計要求。
5.回填土表面平整,無雜物。
(二十二)防水混凝土隱檢內容填寫:
1.該部位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為 350mm,共測×點,最小值為-6mm,最大值為 10mm,均在規范允許偏差范圍內。
2.該部位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為 50mm,共測×點,最小值為-5mm,最大值為 7mm,均在規范允許偏差范圍內。
(二十三)卷材防水層、防水基層處理隱檢內容填寫:
1.C15 墊層基層表面平整、堅實、清潔、無積水;塵土、砂粒、灰漿等雜物清理干凈。
2.陰陽角處做半徑為 50mm 圓弧。
3.基層含水率<9%(取 1m2卷材平坦地干鋪在基層上,靜置 3~4h 后掀開檢查,被覆蓋部位的基層與卷材均未見水印即可鋪設防水層)。
(二十四)卷材防水層? 第一層卷材防水隱檢內容填寫:
卷材防水第一層做法及搭接密封處理:
1. 防水卷材有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產品性能和使用說明書、復試報告(試驗編號:××),合格。所選用的膠粘劑、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與鋪貼的卷材材性相容。
2. 采用熱熔法鋪貼卷材,卷材鋪貼方向從西向東。
3. 在陰角、陽角處做卷材附加層,長度 500mm(平面與立面各250mm),在距離3軸以東 2000mm 處后澆帶(800mm 寬)增加
長度為 2800mm 卷材防水層、兩邊各 1000mm。
4. 卷材搭接長度:兩幅卷材長、短邊搭接長度 100mm,相鄰幅卷材接縫錯開距離≥1500mm,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 600mm。
5. 防水收頭:防水卷材與永久性保護墻之間采用空鋪法施工,卷材鋪好后,頂部臨時固定留出卷材接茬的搭接長度(500mm)。
(二十五)卷材防水層? 冷底子油涂刷隱檢內容填寫:
1.基層處理劑采用冷底子油。
2.基層清理干凈,冷底子油一道,涂刷均勻一致,不露底,表面干燥。
(二十六)后澆帶 止水鋼板埋設隱檢內容填寫:
后澆帶施工縫處支設止水鋼板,止水鋼板規格為 300×25×3mm,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焊縫飽滿、無夾渣,用鋼筋棍與基礎底
板鋼筋焊接進行固定。位置、標高準確,見下圖。
(二十七)變形縫隱檢內容填寫:
1.天然橡膠止水帶及高聚乙烯膠泥材料的合格證,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復試報告編號分別為××、××。
2.變形縫的位置在9軸右 3m 處,變形縫寬 28m,其最大允許沉降差值小于 30mm。
3.止水帶成盒狀安設,采用扁鋼固定,固定扁鋼用的螺栓間距為 500mm,橡膠止水帶的轉角半徑為 300mm。
4.變形縫的位置、尺寸及構造形式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