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品茗施工技術”,掃一掃下文二維碼即可關注此微信,閱讀更多專業文章!
施工相關規范及文件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建質[2009]87號
關于印發《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的通知建質[2009]254號及公司相關規定
坍塌事故
全國建筑業發生的較大以上事故中:模板支撐體系坍塌發生13起,占事故總起數的46.43%;死亡人數56人,占死亡總人數的49.56 %,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死亡人數增加21人。
案例一:

吳家山電影院舊城改造南片商業綜合樓5樓頂層S-10~S-12軸/S-H~S-E軸區域(面積為16m×16.4m,模板支架高度為11.55米,)的薄壁方箱支撐結構發生傾斜,導致施工屋面發生局部坍塌,10名施工人員滑落,6人及時逃離,4人被壓,第一時間自救出3人,消防官兵救出最后1名施工人員。1人死亡,1人重傷,4人輕傷。
【原因解析】
不符合規范要求:
模板支架步距1.65-1.8m,經核算1.8米步距,其長細比大于JGJ162-2008規范要求;
橫向水平桿連接大致完整,縱向水平桿呈連一跳二設置,未按JGJ162-2008規范對水平桿的設置要求;
立桿自由長度400-600mm。
模板支架未與已澆筑梁柱等結構有效固結,無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呈八字形設置,不符合JGJ162-2008規范。
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
模板支架步距1.65-1.8m,經核算1.8米步距,其長細比大于JGJ162-2008規范要求;
橫向水平桿連接大致完整,縱向水平桿呈連一跳二設置,未按JGJ162-2008規范對水平桿的設置要求;
立桿自由長度400-600mm。
模板支架未與已澆筑梁柱等結構有效固結,無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呈順水桿設置,不符合JGJ162-2008規范。
混凝土澆搗不規范:
柱、梁板同時澆搗,且采用一端向另一端推進的澆搗方式,導致支架受力不均勻;
布料機(布料桿長16米,自重約重3噸)擱置在施工區域的 S-G軸與S-11軸相交處,形成較大集中荷載,導致支架局部受力過大。
管理原因:
該項目建設單位對原設計進行了更改,將原7.5m高的樓層擅自變更為11.5m(中間立柱取消將原有跨度8m加大到16m)。致使模板支撐體系的搭設高度,達到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
進行設計變更后,施工單位未按照相關規定對高大模板支撐區域施工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且未對方案組織進行專家論證;
施工單位未按照市城建委的有關要求,對鋼管、扣件等主要材料進行進場查驗和見證取樣送檢,使用的鋼管、扣件等材質嚴重不達標;
未按照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組織搭設,且未按規定組織進行驗收。
案例二:
2014年4月26日8:00時開始進行8號樓裙樓(8-C)~(8-G)/(8-2) ~(8-6)軸高支模區域澆筑作業,20:00時,模板坍塌,坍塌面積約680㎡左右。7人受傷。激光工程設計總部二期工程由主樓和裙樓組成,裙樓高支模分三處,本次坍塌高支模為裙樓二層結構,支撐高度為10.55m,板厚為100mm、120mm,梁截面350*700mm、350*1600mm、400*1600mm、500*1800mm,跨度分別為8.1m、6.7m、22.9 m。 【原因解析】
不符合規范要求:
沒有嚴格執行方案設計參數進行支撐架體的搭設;未設置剪刀撐;板底立桿間距與水平橫桿步距過大,梁底沒按方案增設立桿,降低了架體的承載力。
立桿間距為0.9-1.35米;水平桿步距:第一步1.65m,第二步2.10m;水平桿存在連一根跳2-4根的狀況;高支模周邊梁底未見頂撐立桿;水平拉桿沒有與周圍柱子、梁采取固結措施。
主梁與次梁交匯處下方架體沒按方案要求成鋼管格構柱設置,沒剪刀撐設置,降低了架體的整體穩定。
混凝土澆筑路線:采用汽車泵從東南向西北方向澆筑,沒有按照方案和相關規定從中間向兩側澆筑,造成架體受力不均勻。
模板支撐架體材料選用非標材料,鋼管、扣件、頂托均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管理原因:
從調查情況看,現場沒有執行高支模安全管理制度,對危險性工程管理處于失控狀態,主要表現在:
方案論證后施工單位沒有組織技術交底,完全不按方案及相關標準搭設模板支架。
對搭設高支模的材料不檢查不把關,致使大量使用完全不合格的材料。
沒有對模板支架的搭設過程實施現場監督檢查及階段驗收,放任班組作業人員偷工減料,憑經驗搭設。
更為嚴重的是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不履行高支模的驗收制度,致使最后把關糾錯機制喪失,從整個事故來看施工單位現場管理十分混亂,舍不得投入,偷工減料,抱著嚴重的僥幸心理,最終導致了這起嚴重事故的發生。

微信掃一掃關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