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要求
鋼筋支架所使用的鋼筋或型鋼等材料應符合國家標準,具有相應的質量證明文件,其規格、型號、性能等應滿足設計要求5。例如,鋼筋的表面應光潔,無裂紋、夾渣、夾砂等表面缺陷;其化學成分、機械性能、拉伸性能等指標應符合標準5。
當采用鋼管作為支架材料時,鋼管應無明顯變形、裂紋、銹蝕等缺陷,其規格、壁厚等應符合相關規定,如常用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一般采用
φ48×(2.75~3.5) mm 的管材9。
制作要求
鋼筋支架的制作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進行,保證其尺寸準確、形狀規整。例如,鋼筋彎鉤的直線部分長度一般不少于鉤子內彎曲直徑的 3
倍,內彎曲與直線部分夾角大于等于 90 度5。
支架的焊接或綁扎應牢固可靠,焊縫應飽滿,無虛焊、漏焊等缺陷。采用綁扎連接時,綁扎點應牢固,綁扎絲的規格和綁扎方式應符合要求。
對于一些特殊形狀或有特殊要求的鋼筋支架,如曲線形支架、變截面支架等,應采用相應的加工工藝和措施,確保其符合設計形狀和尺寸要求。
安裝要求
位置與間距:鋼筋支架應按照設計要求準確放置在規定位置,以保證鋼筋的位置和間距符合設計要求。例如,梁底支撐立桿,其縱向(順梁方向)應與周邊板下立桿等間距或成模數設置,并由水平桿與相鄰支撐立桿連成整體1。同時,支架的間距應根據混凝土構件的尺寸、鋼筋的重量、施工荷載等因素通過計算確定,且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可能導致鋼筋下垂或變形,過小則會增加成本和施工難度。
垂直度與水平度:支架應安裝垂直和水平,以保證其受力均勻和穩定。對于立柱,其垂直度偏差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如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
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 15mm7。水平桿應在每步均縱、橫向設置并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連接,保證其水平度1。
連接與固定:支架之間以及支架與結構構件之間應進行可靠的連接和固定。例如,采用扣件式鋼管支架時,扣件應擰緊,保證鋼管之間的連接牢固;水平剪刀撐、垂直剪刀撐應與立桿用旋轉扣件相連接,且夾角應符合要求(45°~60°)1。同時,支架周邊有主體結構時,應設置連墻件,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應靠近節點設置,偏離不應大于
300mm,垂直間距不應大于 2 步,水平間距不應大于 3 跨1。
保護層厚度控制:鋼筋支架應能夠有效控制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確保混凝土澆筑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足夠的保護距離,以防止鋼筋銹蝕。一般通過在支架上設置墊塊或采用具有保護層厚度控制功能的支架來實現,墊塊的強度、厚度應符合要求,且應均勻布置。
驗收要求
鋼筋支架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全面的檢查和驗收,包括支架的材料、制作、安裝等方面是否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檢查支架的外觀質量,如是否有變形、損壞、松動等情況;檢查支架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扣件是否擰緊,焊縫是否合格等。
測量支架的位置、間距、垂直度、水平度等指標,是否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檢查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對支架進行荷載試驗(根據需要),檢驗其在設計荷載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觀察支架是否有明顯的變形、下沉等現象。
安全要求
高處綁扎和安裝鋼筋支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作業人員應系好安全帶,防止高處墜落6。
鋼筋支架在使用過程中,應避免集中堆放材料或設備,防止局部荷載過大導致支架破壞。
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鋼筋支架作業區域。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對鋼筋支架進行觀察和監護,如發現支架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停止施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