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資料,基坑圍護的設計和施工需要遵循一系列規范和標準,以下是相關內容的詳細整理:
一、基坑圍護設計原則
設計表達式:
基坑支護結構應采用以分項系數表示的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
極限狀態分類: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對應于支護結構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土體失穩、過大變形以致結構或基坑周邊環境破壞。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對應于支護結構的變形已阻礙地下結構施工或影響基坑周邊環境的正常使用功能。
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
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應根據相應的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進行設計,有特別要求的建筑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可依據具體情況另行確定。
水平變形限值:
對于安全等級為一級和對周邊環境變形有限制要求的二級建筑基坑側壁,應依據周邊環境的重要性、對變形的適應能力及土的性質等因素確立支護結構的水平變形限值。
地下水控制:
在有地下水的情況下,應根據場所及周邊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周邊環境狀況和支護結構與基礎型式等因素,確立地下水控制方法。
二、基坑圍護施工要求
防護欄桿:
防護欄桿高度不應低于1.2米,一般情況下高度設置為1.5米為宜。防護欄桿應由橫桿及立桿組成。
當基坑開挖深度超過2.0米時,還必須在欄桿式防護基礎上加設密目安全網防護。
梯道設置:
當基坑開挖深度超過2.0米時,基坑內應設置供施工人員上下的專用梯道,梯道應設置扶手欄桿。
排水措施:
在防護欄桿外側設置排溝,采取有組織排水措施。
三、基坑圍護結構類型
鋼支撐式圍護:
適用于基坑深度較大、周邊環境對變形要求較高的場合,設計時應考慮間距、深度、坑口支撐等因素。
鋼板樁式圍護:
適用于淤泥層等復雜地質條件,設計時應考慮樁長、樁寬、樁頭尺寸等因素。
混凝土樁式圍護:
適用于荷載較大、土體位移要求嚴格的場合,設計時應考慮樁徑和樁間距。
地錨式圍護:
適用于土體側向移動較大的場合,設計時應考慮地錨的伸長量。
四、工程驗收和保養
驗收標準:
基坑圍護工程驗收應按照現有標準進行,特別是試驗觀測數據應記錄準確可靠。
施工監控:
施工過程中應隨時記錄土體位移和降水情況,并及時調整圍護結構或采取搶險措施。
以上內容涵蓋了基坑圍護的主要設計原則、施工要求以及不同類型的圍護結構,確?;庸こ痰陌踩?、穩定和經濟合理。如有具體項目需求,請結合實際情況和相關規范進行詳細設計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