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結構腳手架搭設的一般要求主要涉及材料選擇、搭設流程、安全規范等方面,以下是具體內容:
一、材料要求
鋼管
應采用 φ48.3×3.6mm 焊接鋼管,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
新鋼管需有質量合格證,舊鋼管需抽樣檢測壁厚和力學性能。
扣件
包括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需有生產許可證和檢測報告。
不得有裂縫、變形,螺栓無滑絲,擰緊力矩需達到 40~65N?m。
腳手板
常用木腳手板(厚度≥50mm)或鋼腳手板,兩端需設防滑木條。
腳手板無斷裂、腐朽,表面應防滑處理。
二、搭設前準備
地基處理
地基應平整、夯實,承載力≥200kPa(或按設計要求)。
鋪設墊板(厚度≥50mm,長度≥2 跨),設置排水溝防止積水。
放線定位
按施工方案彈出立桿位置線,確保間距均勻(一般≤1.5m)。
三、搭設技術要求
立桿
垂直度偏差≤1/200 架高,相鄰立桿接頭需錯開 500mm 以上。
底部設掃地桿(距地≤200mm),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一般為 0.8~1.2m。
縱向水平桿
步距≤1.8m,接頭需交錯布置,與立桿用直角扣件固定。
橫向水平桿
靠墻一端外伸長度≤500mm,腳手板鋪設處需滿設。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剪刀撐:沿腳手架外側連續設置,與地面夾角 45°~60°,搭接長度≥1m,扣件≥3 個。
橫向斜撐:每隔 6 跨設置一道,由底至頂呈之字形。
連墻件
按兩步三跨(或設計要求)設置,采用剛性連接(如預埋鋼管、螺栓),垂直間距≤4m。
轉角處及頂部 800mm 范圍內必須設連墻件。
四、安全防護要求
腳手板
滿鋪并固定,探頭板長度≤150mm,端部用鐵絲綁扎。
防護欄桿
操作層設兩道欄桿(高度 1.2m 和 0.6m),外側設密目安全網(≥2000 目 / 100cm2)。
擋腳板
高度≥180mm,固定在立桿內側。
五、驗收與使用
分段驗收
搭設至 6m、10m、15m 等階段,以及遇 6 級以上大風、大雨后需重新驗收。
驗收內容:材料質量、桿件間距、連墻件數量、扣件擰緊度等。
使用規定
施工荷載≤2kN/m2(結構架)或 3kN/m2(裝修架),不得超載。
禁止在腳手架基礎周邊 1m 內開挖溝槽,或堆放重物。
六、參考規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2011)
注意:懸挑式、爬架等特殊腳手架需專項設計,按專家論證方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