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批表格是工程質量驗收的重要資料,正確填寫檢驗批表格對于保證工程質量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至關重要,以下是填寫檢驗批表格的一般步驟和要點:
基本信息填寫
工程名稱:填寫工程的全稱,應與施工許可證、施工合同等文件上的工程名稱一致。
分項工程名稱: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等相關規范中規定的分項工程名稱填寫,如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 “模板安裝”“鋼筋加工” 等。
驗收部位:明確檢驗批所對應的工程部位,應具體到樓層、軸線、構件名稱等,如 “一層①-⑤軸框架柱”。
施工單位:填寫施工企業的全稱,應與資質證書上的單位名稱一致。
專業工長:填寫負責該檢驗批施工的專業工長姓名。
項目經理:填寫該工程項目經理的姓名。
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填寫施工所依據的標準規范的名稱和編號,如《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 等。
主控項目填寫
條文內容:根據相應的規范標準,將主控項目的具體要求填寫完整。如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對于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規范要求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記錄:記錄對主控項目進行檢查的實際情況。可采用文字描述、數據記錄、圖示等方式,如 “鋼筋進場復驗報告顯示,鋼筋的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檢查結果:根據檢查記錄,判斷主控項目是否合格。若所有主控項目均符合規范要求,則填寫 “合格”;若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應填寫 “不合格”,并注明不符合的具體內容。
一般項目填寫
條文內容:填寫一般項目的具體要求,一般項目的要求相對主控項目較為寬松,但也必須符合規范規定。
檢查記錄:詳細記錄一般項目的檢查情況,對于允許有一定偏差的項目,應記錄實測數據。如在砌體工程中,檢查磚砌體的垂直度,可記錄為 “實測 10 點,最大偏差為 5mm,最小偏差為 2mm,均在規范允許偏差范圍內”。
檢查結果:根據檢查記錄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出一般項目的合格率。一般項目的合格率應符合規范要求,通常要求達到 80% 及以上。若合格率達到要求,則填寫 “合格”;否則填寫 “不合格”,并分析原因。
施工單位檢查評定結果
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簽名:由負責該檢驗批質量檢查的專業質量檢查員簽名,確認該檢驗批的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檢查評定結論:填寫 “合格” 或 “不合格”,根據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檢查結果,綜合判斷該檢驗批的質量是否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監理(建設)單位驗收結論
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名:由負責該項目的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名,對施工單位的檢查評定結果進行審核確認。
驗收結論:根據監理單位的驗收情況,填寫 “同意驗收” 或 “不同意驗收”。若驗收合格,應簽署 “同意驗收”;若存在問題,應提出整改要求,待整改完成后重新組織驗收。
其他注意事項
填寫應清晰、工整:使用黑色或藍色墨水筆填寫,不得使用鉛筆或圓珠筆,確保字跡清晰、易于辨認,不得隨意涂改。
數據應真實、準確:填寫的檢查數據和結果應與實際檢查情況相符,不得弄虛作假。
簽字蓋章應齊全:檢驗批表格上的相關人員簽字必須由本人簽署,不得代簽,并應加蓋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公章。
及時填寫與歸檔:應在檢驗批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驗收和填寫表格,并按照工程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歸檔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