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抹灰工程,作為房屋建筑裝飾的一種傳統做法,其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建筑的美觀和耐久性。施工過程中的每一步施工都離不開詳細的資料和記錄。那么,一般抹灰工程究竟需要做哪些具體的資料呢?本文將為您詳細梳理。
一、前期準備
1.施工圖和設計文件:
施工圖:包括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詳細展示了抹灰工程的布局和設計要求。
設計說明:對施工圖進行解釋和補充,明確了材料、工藝、技術要求等。
設計變更通知單:如有設計變更,需記錄并附在資料中。
2.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性能檢驗報告和復驗報告:
抹灰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工程開工前應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性能檢驗報告和復驗報告。
性能檢驗報告:對材料的性能進行測試,如強度、耐水性等,并出具報告。
進場驗收記錄:記錄材料進場時的檢查情況,包括數量、外觀等。
復驗報告:對關鍵材料進行復驗,確保質量無誤。
二、施工過程
1.施工日志:
記錄每天的施工內容、進度、人員配置等。
2.施工記錄:
抹灰工程施工應做好施工記錄,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和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應灑水潤濕或進行界面處理,同時形成相應的施工檢查記錄。記錄基層清理的時間、方法、清理后的狀態等。
當采取加強措施時,應對加強措施的方式,加強網與基體的搭接寬度進行記錄。
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應粘結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和空鼓,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
抹灰層的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砂漿不得抹在石灰砂漿層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漿層上。
(5)記錄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發現的時間、處理方法和結果。
三、驗收資料
1.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如外墻保溫抹灰、內墻掛網等隱蔽工程,需記錄驗收時間、人員、結果等。
2.分項與檢驗批劃分和驗收記錄:
一般抹灰工程在施工完成后應形成相應的檢驗批與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一般抹灰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應符合GB50210的相關對頂,具體可參考GB50210 4.2.10
結語
抹灰工程雖然看似簡單,但其中涉及到的資料和記錄卻十分繁瑣。只有做好了這些資料和記錄,才能確保抹灰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在進行抹灰工程時,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個步驟和環節,確保每一項資料都齊全、準確。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優質的抹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