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鉆孔樁注漿后壓漿的檢驗批放量:宜按一樁一批做檢驗記錄。注漿過程中(1)檢驗注漿材料必須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如水泥、外加劑等。 (2) 統計計算灌漿量。(3)真實記錄注漿壓力值。? ? ?。注漿完成后28天,檢驗注漿效果。灌漿效果則指灌漿后能將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提高的程度。 灌漿質量高不等于灌漿效果好。鉆孔位置、深度、灌漿壓力等, 都要求符合規范的。灌漿效果的檢驗,通常在注漿結束后28d才可進行。?檢驗方法如下: 質量檢驗的具體方法有開挖法、鉆芯法、高應變法、載荷試驗法、變形觀測法等。如果對樁周土體地基有加固要求的,還應做靜力觸探測試,并同加固前的觸探值做比較分析,也包括加固缺陷樁基后的效果檢測,應主要以承載力檢測為主,因此檢測方法主要采用高應變法和靜載試驗法,抽芯法和低應變法,主要作為直觀檢測方法。通過檢測經過加固后缺陷樁的主要缺陷是否已經充分注入水泥來判斷加固效果。純碎的樁質量缺陷加固注漿,應該是一樁一檢驗。但抽取數量可以參考如下:
(1) 高應變法:對于三級建筑樁基以及工程樁施工前已進行單樁靜載試驗的一、二級建筑樁基,可以采用高應變法對工程樁單樁豎向承載力進行檢測。高應變法還可直接反映樁身質量來判斷加固效果。檢測樁數不宜少于總加固樁數的5 % ,并不得少于5條。
(2) 靜載試驗法:一級以及地質條件復雜、樁的施工質量可靠性低、樁數多的二級建筑樁基,應采用靜載試驗進行。檢測樁數為總加固樁數的2 % ,且不少于3 條。
(3) 抽芯法:檢測樁數為總加固樁數的5 % ,且不少于5 條。抽芯孔數: D 1. 2m ,每樁鉆一孔;1. 2 m ≤D ≤1. 6 m ,每樁鉆二孔; D ?1. 6 m ,每樁鉆3 孔。抽芯孔深度:每孔至少應有一孔鉆至設計要求的深度,如設計未有明確要求時,宜鉆入持力層3倍樁徑且不小于3 m。
(4) 低應變法:通過對比缺陷樁加固前后的波形變化,定性 分析 加固效果。低應變法應用的關鍵是缺陷樁加固前應進行檢測,以便進行加固前后的波形對比。低應變法的檢測數量為加固樁數的100 %。
? ?以上內容供同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