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原則
1.1、施工平面布置應嚴格控制在建筑紅線之內。
1.2、平面布置要緊湊合理,盡量減少施工用地。
1.3、盡量利用原有建筑物或構筑物。
1.4、合理組織運輸,保證現場運輸道路暢通,盡量減少二次搬運。
1.5、各項施工設施布置都要滿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的要求。
1)除垂直運輸工具以外,建筑物四周3m范圍內不得布置任何設施。
2)塔吊根據建筑物平面形式和規模,布置在施工段分界處,靠近料場。
3)裝修時攪拌機布置在施工外用電梯附近,施工道路近旁,以方便運輸。
4)水泥庫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方便靠近攪拌機的地方。
5)臨時水電應就近鋪設。
1.6在平面交通上,要盡量避免土建、安裝以及其他各專業施工相互干擾;
1.7符合施工現場衛生及安全技術要求和防火規范。
1.8現場布置有利于各子項目施工作業。
1.9考慮施工場地狀況及場地主要出入口交通狀況。
1.10結合擬采用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順序。
1.11滿足半成品、原材料、周轉材料堆放及鋼筋加工需要。
1.12滿足不同階段、各種專業作業隊伍對宿舍、辦公場所及材料儲存、加工場地的需要。
1.13各種施工機械既滿足各工作面作業需要又便于安裝、拆卸。
1.14實施嚴格的安全及施工標準,爭創省級安全文明工地。
布置內容
2.1、擬建的建筑物或構筑物,以及周圍的重要設施。
2.2、施工用的機械設備固定位置。
2.3、施工運輸道路。
2.4、臨時水源、電源位置及鋪設線路。
2.5、施工用生產性、生活性設施(加工棚、操作棚、倉庫、材料堆場、行政管理用房、職工生活用房等)。
布置步驟
確定建筑位置→物料提升機位置→ 木工加工場地→鋼筋加工場地→辦公室、庫房→臨時道路→臨時設施→臨時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