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體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格示例——
配筋砌體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格填寫說明——
【規范名稱及編號】《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
【條文摘錄】
摘錄一:
3.0.20砌體結構工程檢驗批的劃分應同時符合下列規定:
1 所用材料類型及同類型材料的強度等級相同;
2 不超過250m3砌體;
3 主體結構砌體一個樓層(基礎砌體可按一個樓層計);填充墻砌體量少時可多個樓層合并。
摘錄二:
8 配筋砌體工程
8.1 一般規定
8.1.1 配筋砌體工程除應滿足本章要求和規定外,尚應符合本規范第5章及第6章的要求和規定。
8.1.2 施工配筋小砌塊砌體剪力墻,應采用專用的小砌塊砌筑砂漿砌筑,專用小砌塊灌孔混凝土澆筑芯柱。
8.1.3 設置在灰縫內的鋼筋,應居中置于灰縫內,水平灰縫厚度應大于鋼筋直徑4mm以上。
8.2 主控項目
8.2.1 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和設置部位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鋼筋的合格證書、鋼筋性能復試試驗報告、隱蔽工程記錄。
8.2.2 構造柱、芯柱、組合砌體構件、配筋砌體剪力墻構件的混凝土及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砌體,試塊不應小于1組,驗收批砌體試塊不得少于3組。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
8.2.3 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符合下列規定:
1、墻體應砌成馬牙搓,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應超過300mm,馬牙槎應先退后進,對稱砌筑;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構造柱不應超過2處;
2、預留拉結鋼筋的規格、尺寸、數量及位置應正確,拉結鋼筋應沿墻高每隔500mm設2φ6,伸入墻內不宜小于600mm,鋼筋的豎向移位不應超過100mm,且豎向移位每一構造柱不得超過2處;
3、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拉結鋼筋。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 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尺量檢查。
8.2.4 配筋砌體中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及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 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8.3 一般項目
8.3.1構造柱一般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8.3.1的規定。
表8.3.1 構造柱一般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 5處。
8.3.2 設置在砌體灰縫中鋼筋的防腐保護應符合本規范第3.0.16條的規定,且鋼筋保護層完好,不應有肉眼可見裂紋、剝落和擦痕等缺陷。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 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8.3.3 網狀配筋磚砌體中,鋼筋網規格及放置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每一構件鋼筋網沿砌體高度位置超過設計規定一皮磚厚不得多于1處。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通過鋼筋網成品檢查鋼筋規格,鋼筋網放置間距采用局部剔縫觀察,或用探針刺入灰縫內檢查,或用鋼筋位置測定儀測定。
8.3.4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8.3.4的規定。
表8.3.4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