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安全。
冬季施工措施:
一、冬季施工混凝土對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水泥,應注意其中摻合材料對混凝土抗凍、抗滲等性能的影響,水泥標號不應低于425號,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不應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6。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嚴禁使用高鉛水泥。
2.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及易凍裂的礦物質。在摻用含有鉀、鈉離子防凍劑的混凝土中,骨料中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發生堿--骨料反應。
3.在冬季澆筑的混凝土工程,根據施工方法,合理選用各種外加劑,應注意含氯鹽外加劑對鋼筋的銹蝕作用,宜使用無氯鹽防凍劑,對非承重結構的混凝土使用氯鹽外加劑中應有氯鹽阻銹劑這類的保護措施。氯鹽摻量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素混凝土中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
4.拌合水,一般飲用的自來水及潔凈的天然水都可作為拌制混凝土用水,但污水、工業廢水、ph值小的酸性水、硫酸鹽含量(按so4)超過水重約1%的水,不得用于混凝土中。為了減少凍害,應將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辦法是:控制塌落度,加入減水劑,優先選用高效減水劑。
二、冬季施工混凝土外加劑
1.冬季施工中,結合本工程的結構類型、性質、施工部位以及外加劑使用的目的來選擇外加劑。選擇中應考慮:改善混凝土或砂漿的和易性,減少用水量,提高拌合物的品質,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降低拌合物的凍結冰點,促使水泥在低溫或負溫下加速水化;促進早中期強度的增長,減少干縮性,提高抗凍融性;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高模板的周轉速度,縮短工期,縮短或取消加熱養護,降低成本;外加劑的選擇時要注意其對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影響、對鋼筋的銹蝕作用及對環境的影響,如含氨的混凝土外加劑;冬季施工盡量不使用水化熱較小的礦渣水泥等。
2.冬季施工所有的外加劑,其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應有產品合格證。對已進場外加劑性能有疑問時,須補做試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劑成分的檢驗內容包括:成分、含量、純度、濃度等。常用外加劑的摻加量在一般情況下,可按有關規定使用。遇特殊情況時要根據結構類型、使用要求、氣候情況、養護方法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摻加量。
3.冬季施工攪拌混凝土和砂漿使用的外加劑配置和摻加應設專人負責,認真做好記錄。外加劑溶液應事先配成標準濃度,再根據使用要求配成混合溶液。各種外加劑要分置于標識明顯的容器內,不得混淆。每配置一批溶液,最少滿足一天的使用量。外加劑使用時要經常測定濃度,注意加強攪拌,保持濃度均勻。
三、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攪拌站嚴格按照試驗室發出的配合比通知單進行生產,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攪拌前先用熱水沖洗攪拌機10min,攪拌時間為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攪拌時投料順序為石→砂→水→水泥和摻合料→外加劑。生產期間,派專職負責骨料倉的下料,以清除砂石凍塊。保證水灰比不大于0.6,從拌和水中扣除由骨料及防凍劑溶液中帶入的水分,嚴格控制粉煤灰最大取代值。
四、冬季施工混凝土的運輸
盡量縮短混凝土運輸時間,混凝土運輸罐車應有保溫措施,保證混凝土在運輸中,不得有表層凍結、混凝土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損失等現象。保證運輸中混凝土降溫度速度不得超過5℃/h,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嚴禁使用有凍結現象的混凝土。
五、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澆筑
1.混凝土的現場澆筑
混凝土澆筑盡量安排在白天的高溫時段進行。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及鋼筋上的冰雪和圬垢,當混凝土不需加熱養護時,且在規定的養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于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當混凝土需加熱養護時,混凝土和地基接觸面的溫度不得低于2℃。
混凝土應采用分層連續澆注,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預應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漿在正溫下進行,其強度達到25MPa前不得受凍。
機械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混凝土澆筑中斷,應抓緊時間搶修或及時更換。如中斷時間較長,罐車內的混凝土出現冰渣,應將混凝土廢棄。
承臺、墩身的澆筑除采用以上措施外,應注意收集施工期間的天氣預報,合理安排工序,以使混凝土澆筑期間及初期養護期間避開-5℃以下的低溫天氣。
施工人員應穿硬底防滑鞋,不能戴阻礙聽力的耳套。由于穿著較厚的棉衣行動笨拙,現場應做好防止高空墜落和機械傷害的措施。加熱養護部位應備好滅火器
2.混凝土的養護
在冬季施工期間,必須監測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不超過25℃。養護時,在澆筑混凝土表面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嚴密加蓋阻燃氈簾被。混凝土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15℃,不能滿足該溫度條件時,必須立即增加覆蓋氈簾被保溫。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差大于15℃時,在混凝土表面,必須繼續覆蓋氈簾被;在邊角等薄弱部位,必須加蓋氈簾被并密封嚴實。
采用暖棚養護的承臺、墩身,周圍用鋼管搭設大棚,用帆布包裹密封,大棚搭設必須牢固、不透風。暖棚采用燃煤取暖爐加熱,必須將爐的排氣管引出棚外,將煙氣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氣中毒和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暖棚內底部溫度不低于5℃,當低于5℃時應采取增加煤爐的辦法。
混凝土養護期間,安排專人對煤爐進行檢查,添加燃煤,保持棚內溫度;暖棚內應有一定的濕度(由試驗室測定),當濕度不夠時,要向混凝土面及模板灑水或覆蓋潤濕堤草袋。
3.拆模
混凝土拆模前及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前,混凝土均不得受凍;混凝土抗壓強度未達到5MPa前,也不得受凍;侵水凍融條件下的混凝土開始受凍時,其強度不得小于設計強度的75%。
模板的拆除應根據與結構同條件養護試件的試驗,加熱養護結構的模板和保溫層,在混凝土冷卻至5℃以后且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除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