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加固方法——直接加固
混凝土加固方法—加大混凝土截面加固法
適用情境: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
優點: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
缺點: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混凝土加固方法—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適用情境:適用于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
優點: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間。
缺點: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
混凝土加固方法—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適用情境: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優點: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
缺點: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0C以上高溫場所。
混凝土加固方法—粘貼鋼板加固法
適用情境: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優點: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
缺點: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
混凝土加固方法—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
適用情境:適用于各種受力性質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和一般構筑物。
優點: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耐腐濁、耐潮濕、幾乎不增加結構自重、耐用、維護費用較低等優點。
缺點:需要專門的防火處理。
混凝土加固方法—繞絲法
適用情境: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對受壓構件施加橫向約束力的場合。
優點: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
缺點: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混凝土加固方法—錨栓錨固法
該法適用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結構的改造、加固;
不適用于已嚴重風化的上述結構及輕質結構。
與混凝土結構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術有哪些:
1、托換技術
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墻,以下同)、托梁接柱和托梁換柱等技術的概稱;屬于一種綜合性技術,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及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適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與傳統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時間短、費用低、對生活和生產影響小等優點,但對技術要求較高,需由熟練工人來完成,才能確保安全。
2、植筋技術
系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
3、裂縫修補技術
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性狀和大小,采用不同封護方法進行修補,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適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但對受力性裂縫,除修補外,尚應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
4、電化學防護技術
電化學防腐是利用施加電場在介質中的電化學作用,改變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所處的環境狀態,鈍化鋼筋,以達到防腐的目的。陰極防護法、氯鹽提取法、堿性復原法是化學防護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種方法。
5、混凝土表面處理技術
表面修補法是一種簡單、常見的修補方法,它主要適用于穩定和對結構承載能力沒有影響的表面裂縫以及深進裂縫的處理。通常的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涂抹水泥漿、環氧膠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瀝青等防腐材料,在防護的同時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種作用的影響繼續開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縫的表面粘貼玻璃纖維布等措施。
6、灌漿、嵌縫封堵技術
灌漿法主要適用于對結構整體性有影響或有防滲要求的混凝土裂縫的修補,它是利用壓力設備將膠結材料壓入混凝土的裂縫中,膠結材料硬化后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從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膠結材料有水泥漿、環氧樹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學材料。嵌縫法是裂縫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縫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剛性止水材料,以達到封閉裂縫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膠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膠等等;常用的剛性止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
7、仿生自愈合技術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種新的裂縫處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組織對受創傷部位自動分泌某種物質,而使創傷部位得到愈合的機能,在混凝土的傳統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組分如含粘結劑的液芯纖維或膠囊,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經網絡系統,當混凝土出現裂縫時分泌出部分液芯纖維可使裂縫重新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