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l 一 工程概況…………………………………………………1
l 二 現場應急救援架構及聯系電話…………………………1
l 三 編制目的…………………………………………………1
l 四 編制依據…………………………………………………1
l 五 預防與預警………………………………………………2
l 六 應急準備…………………………………………………3
l 七 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4
l 八 事故善后處理……………………………………………6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及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在塔吊與人貨梯發生重大事故后能采取預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條件,防止突發性重大或連鎖事故發生,盡力減輕事故對人和財產的損失。我司根據《安全生產法》、《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編制建筑起重機械在安裝、頂升、加節、拆卸工作中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應急預案。
一 工程概況
1、工程名稱:XXXX
2、施工單位:
3、監理單位:
4、機械型號:
5、出廠編號:
6、生產單位:
7、安裝單位:
二 現場應急救援架構人員及聯系電話
1.組織架構人員
單 位
|
職 務
|
姓 ?名
|
聯系電話
|
備 注
|
安裝單位
|
企業負責人
|
|
|
|
安裝單位
|
安全負責人
|
|
|
|
安裝單位
|
專業安全員
|
|
|
|
安裝單位
|
職員
|
|
|
|
安裝單位
|
職員
|
|
|
|
安裝單位
|
職員
|
|
|
|
安裝單位
|
職員
|
|
|
|
施工單位
|
項目經理
|
|
|
|
施工單位
|
項目副經理
|
|
|
|
施工單位
|
技術負責人
|
|
|
|
施工單位
|
主施工員
|
|
|
|
施工單位
|
質量員
|
|
|
|
2安裝單位聯系電話:
三 編制目的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據本公司從事機電安裝、拆卸的實際情況,規范塔式起重機安裝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特制定事故應急救援措施,防范事故的發生,提高企業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減少人員傷亡、維護職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項目建設施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四 編制依據
依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是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與使用時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救援工作。
五 預防與預警
安裝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按操作規程使用塔式起重機。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安裝塔式起重機,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帶。下面是具體的各項監控預防措施:
1、預防監控措施
(1)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 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
② 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③ 高空作業要有效可靠的防護設施;
④ 起重設備配備齊全有效限位裝置。運行前,對超高限位、制動裝置、斷繩保險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吊鉤要有保險裝置;
⑥吊運工作要保證物料捆綁牢固,不能超吊;
⑦ 禁止操作故障設備。
(2)機械傷害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按技術性能要求正確使用機械設備,隨時檢查安全裝置是否失效;
②按操作規程進行機械操作;
③處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嚴禁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
④按時進行保養,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停止其使用。
(3)火災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對工地現場與施工梯本身進行經常性的安全防火檢查;
②配置安裝短路器和漏電保護裝置。必要的場所安裝帶報警裝置的漏電保護器;
③嚴格控制明火作業和杜絕吸煙現象;
(4)觸電預防措施
①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設計、拆卸及使用;
②非電工人員嚴禁安裝、接拆電氣用電設備及用電裝置;
③嚴格對不同的環境下的安全電壓進行檢查;
④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進行隔離防護;
⑤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
⑥設備的金屬外殼采用保護接地措施;
⑦供電系統正確采用接地系統,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
⑧漏電保護裝置必須定期進行檢查。
⑨同工地不能同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
(5)易燃、易爆危險品引起火災、爆炸事故預防監控措施:
① 使用易燃性等易燃、易爆危險品的現場不得使用明火或吸煙,同時應加強通風,使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降低;
② 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氣瓶等危險品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30m;
③各類氣體分類存放,保持5米以上間隔距離。空瓶和有氣的氣瓶不得混放。
(6)防止塔式起重機事故的預防措施
1、安裝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按操作規程使用塔式起重機,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安裝塔式起重機。高處作業的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并戴好安全帽。
2、塔式起重機安裝人員必須持有效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上崗。
3、安裝前安裝人員必須對塔式起重機進行全面檢查,液壓系統、配電柜、操作系統、鋼結構、各安全保護裝置等狀況是否良好。
4、遇有4級風不得進行安裝,6級風停止作業。有條件要掌握該區域的天氣情況。
5、塔式起重機安裝前必須到主管部門辦理安裝告知申請,拿到告知回執方可進行安裝作業。塔式起重機安裝前必須設警示區域。
6、安裝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液壓系統的功能必須正常,一旦出現某位置有泄漏的現象,要馬上停止操作,作業人員應馬上離開危險區域。
2、預警行動
接警人員接到報警后,應迅速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性質、類型、受傷人員情況、事故損失情況、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達現場的路線方式,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相關專業組趕赴現場,實施救援。
六 應急準備
發生嚴重安全事故,項目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應急處理,成立現場應急領導小組。
1、嚴重安全場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單位第一領導(或主管安全領導)
成員:指揮組人員 搶救組人員 疏散組人員 排障組人員 車輛引導人員
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組長職責:研究、審批搶險方案;組織、協調各方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保持與上級領導機關的通訊聯系,及時發布現場信息。
(1)指揮組,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指揮工作,負責調集人員、物資等立即搶險,把人員和物資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調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搶救組,事故發生后立即開展傷員救護工作,在醫療人員到來前對傷員進行初步醫療護理并運離事故現場,對傷員妥善安置并在醫療人員抵達后幫助醫療人員了解現場人員傷亡情況,以利搶救并輔助搬運傷員。
(3)人員疏散組,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疏散與搶險、搶救工作無關人員,指引人員到安全地帶,避免擴大傷亡。禁止無關人員靠近事故現場及消防場地,保護消防設施,制止一切對搶險活動起消極作用的行為。
(4)排障組,負責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為搶救傷員 工作掃清障礙,并負責搜救傷員和防止連鎖事故。
(5)車輛引導人員,負責引導場內車輛為搶險騰出有效空間,同時引導消防和救護車輛進入場地合理布局、有效作業。需要車輛、大型機械輔助搶險時及時聯系相關人員。
每個搶險成員都要明確自己在事故發生時的職責,還應進行預演練來檢查應急的組織、人員、設施、工具是否能滿足搶險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搶險要求的環節和措施應予以糾正。
3、應急資源
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企業單位應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
(1)基本裝備:
序號
|
名稱
|
用途
|
序號
|
名稱
|
用途
|
1
|
扳手
|
清除障礙
|
6
|
鐵鍬
|
清除障礙
|
2
|
撬棍
|
支撐
|
7
|
鎬
|
清除障礙
|
3
|
移動電話
|
聯絡通訊
|
8
|
大型照明燈具
|
照明
|
4
|
鉗子
|
清除障礙
|
9
|
指揮旗
|
指揮聯絡
|
5
|
大絕緣剪
|
清除障礙
|
10
|
繩索
|
救護
|
(2)特種防護品:如絕緣鞋、絕緣手套、絕緣木、千斤頂等。
(3)一般性防救護品和人員:
序號
|
名稱
|
用途
|
序號
|
名稱
|
用途
|
1
|
急救箱
|
消毒
|
5
|
擔架
|
救護
|
2
|
繃帶
|
止血、包扎
|
6
|
手電筒
|
照明
|
3
|
溫度計
|
測量體溫
|
7
|
急救員
|
救護
|
4
|
手術剪
|
清理黏結衣物等
|
8
|
擔車
|
轉運傷員
|
4、附近醫療機構及交通線路圖
醫院地址及聯系電話表
項目就近醫院路線圖:醫院
七 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
1、接警與響應級別確定
事故發生后,最先發現者要立即報告直接領導、主管領導或值班領導。領導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小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擴大,并按相關規定在規定時間內逐級向上報告。如下圖。
、
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示意圖
應急響應辦公室接到事故報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對警情作出判斷,確定啟動應急救援系統,報請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總指揮)核準。
2、應急啟動
應急響應級別確定后,按所確定的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序。如:應急小組人員全部到位,通報事故情況、開通通訊網絡、調配急需物資、應急隊伍到位、成立現場指揮部等工作。
3、處置措施
積極按照國家標準規范規定的要求開展和組織搶救,防止事態的繼續發展和擴大。開展救援工作時,制度統一的指揮信號和行動方案、組織線路,任何人的行動和作業都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和領導。
(1)單位各突發事故發生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有關部門及應急搶救隊伍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事故搶險救護工作;
(2)召集、調動搶救力量,各部門接到現場應急指揮部指令后,立即響應,派遣事故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聚集,并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
(3)現場指揮部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安全員建議,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進行應急搶救,并且要與參加應急行動的部門保持通信暢通;
(4)當現場現有應急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應急行動要求時,需要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可直接撥打120、119、110等求救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5)事故發生時,必須保護現場,對危險地區周邊進行警戒封閉,按本預案營救、急救傷員和保護財產。如若發生特殊險情時,應急指揮中心在充分考慮安全員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
(6)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織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
(7)疏散與搶險、搶救工作無關人員,要維持好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靠近事故現場制止一切對搶險活動起消極作用的行為,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盡量減少事故的損失和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同時盡量保護好事故現場,以便對事故進行調查。
4、事故現場處置
(1)觸電事故現場處置
一旦發生觸電傷害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用絕緣物體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其次將觸電者移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情況嚴重者,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壓法搶救,同時就近送醫院。
(2)高處墜落現場處置
急救員邊搶救邊護送至就近醫院。
(3)坍塌事故現場處置
一旦發生事故,應盡快解除擠壓,在解除壓迫的過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進一步傷害,現場處理各種傷情,如心肺復蘇等。同時,就近送醫院搶救。嚴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應先清除頭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暢通。
(4)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
①對于一些微小傷,急救員可以進行簡單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發生骨折的護送至就近醫院。
(5)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①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時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②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撲救;
③氣焊中,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將火熄滅;
④一般情況發生火災,先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情況嚴重立即打“119”報警、講清火險發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并派人員到路口接應。
主管或總值班員接到報警后,應迅速到達事故現場,了解情況,并根據事故的程度,決定是否立即上報有關部門。事故處理后要及時寫出書面報告,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5、急救須注意以下六項:
①、救護人員自身要鎮靜。切忌慌張,慌張易出差錯。如遇人觸電,首先應切斷電源,用木棍等絕緣物撥開電線,再行搶救。
②、首先觀察病人的生命活動體征。如心跳、呼吸、血壓以及瞳孔反應。一旦心跳呼吸停止,則應立刻做人工呼吸(如口對口)和胸外心臟按壓,不要忙于包扎傷口和止血,否則連病人死了也不知道。
③、不要隨意推搖病人。如遇骨折、腦出血,隨意搬動會擴大病情。
④、不要舍近求遠。傷病員呼吸心跳停止時,應在就近醫療單位進行初級急救,之后再送大醫院,避免病人在途中死亡。
⑤、切忌亂用止痛藥。若急性腹痛服用過量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診斷。
⑥、嚴禁濫進飲料。胃腸外傷病人不可以喝水進食,燒傷病人不宜喝白開水,急性胰腺炎病人應禁食,昏迷病人強灌飲料會誤進氣道引起窒息。
6、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
經應急處置后,單位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確認滿足專項預案終止條件時,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但應急領導小組應繼續進行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應急結束后,將事故情況上報,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所需有關情況及文件,寫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但應急領導小組應繼續進行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大型起重機械的恢復必須經專業人員進行修復,并經特種設備技術監督檢驗所檢驗合格后,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八 事故善后處理
對事故各方面的善后工作處理好后,要及時對現場的當事人,目擊者進行調查,并做好記錄;到現場進行取證,收集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同時應對應急處理的措施進行總結,措施是否合理,是否降損失到最低程度,在以后的應急和響應方案中要吸取什么樣的教訓。
對應急響應工作中成績突出者,應給予獎勵。對應急響應工作中怠慢者且造成事故損失加大者給予處罰,并加強教育,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