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初,國內少數先驅型設計企業意識到BIM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開始自學Revit和組建BIM團隊。十多年過去了,BIM不但深入整個建筑行業,也逐漸在鐵路行業扎根。
BIM的巨大優勢必將驅使傳統設計團隊融入并過渡到全員BIM協同設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傳統設計團隊與BIM團隊的融入途徑。
BIM團隊組建方式
?隨著BIM技術應用愈發火熱,眾多鐵路設計企業紛紛組建BIM團隊,其組建原因卻各不相同。
好團隊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
?設計企業BIM團隊建設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1 ?招聘組建
2 ?抽調組建
-
優勢:專業設計人員掌握BIM,一步到位
-
劣勢:被抽調人員所負責業務會受影響
3 ?全員培訓
-
優勢:一旦成功,效果顯著
-
劣勢:風險大,費用高,對現有業務影響大
好團隊有著明確的團隊目標
設計模式轉變
?在BIM團隊組建過程中,設計模式同樣也發生改變。
?傳統設計模式強調二維繪圖,核心數據以圖紙為核心展開,信息存儲在各專業圖紙中,從平面、立面、剖面進行設計,各專業相互配合困難,圖紙中漏錯較多,工作量大。
?BIM設計模式注重三維模型,核心數據由三維模型附帶,利用電腦進行可視化設計,各專業協同設計,圖紙可在工作中自動生成,修改方便,直觀高效。
由于設計模式區別較大,傳統設計模式向BIM模式轉變的難度可見一斑。
1 ?思路差異
?二維設計模式下,所有工作流程均以圖紙表達為核心;三維模式下,以“設計”為核心,需先完成設計模型及專業協調,然后才關注圖紙。這種轉變很難讓設計人員快速適應。
2 ?耗資更多
?BIM應用需購置更好的電腦軟硬件、開展多輪人員培訓,資金需求大,企業不愿將攤子鋪得過大。
3 ?認識不足
-
設計人員:存在不想改變心理,不能主動學習和鉆研BIM相關知識
-
業主:BIM認識不夠,不確定投資BIM模型能否帶來經濟效益
-
設計企業:未看到BIM優勢,擔心推廣BIM會影響生產,缺乏動力
4 ?缺乏經驗
?BIM在國內應用時間較短,實現CAD設計模式到BIM三維設計模式轉變仍處于摸索中。BIM在項目全生命周期應用價值巨大,但設計企業因其所處位置導致應用局限性。
好團隊有著強烈的歸屬感
團隊融合途徑
1 ?加快BIM核心人才的培養
?設計企業應合理開展人才引進、培訓、任務分派及考核等工作,保證儲備充足的人才。多數設計人員對本專業熟悉,對其他相關專業了解一般。要實現BIM的完美應用,必須提升各專業設計師的工程能力和BIM能力。
2 ?組建以設計人員為主的BIM團隊
?團隊負責人應具有較高專業知識和BIM體系管理水平,能把控設計的過程進度和總體質量。在BIM設計項目經理下,應有建筑、結構、水、暖、電專業設計師。各專業設計師完成本專業的設計、計算及建模,并與其它專業互提條件,相互協調。為使團隊融合更順暢,可為每個專業配備熟練使用BIM相關軟件的設計員,提高建模速度及準確性。
BIM設計團隊的組織結構
3 ?循序漸進開展軟件培訓
?設計人員熟練運用BIM軟件是開展BIM應用的前提。
4 ?合理分工,通過總包項目練手
?為更全面應用BIM,可從總包項目練手。如果沒有合適的總包項目,可以以設計項目為依托,開展全方面BIM應用模擬。根據項目目標進行合理的工作結構分解WBS是第一步。
?加強過程管理,全方位利用模型,對現場環境、方案設計、模型分析、施工模擬、造價等進行系列應用,大大提高模型的重復利用率,降低應用研究的綜合成本,也使相關人員看到BIM應用的價值,主動去完善模型,利用模型指導實踐。
好團隊有著良好的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