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涵洞防水層這樣做 還會“不禁淹”?
揚子晚報記者接到市民吳女士反映,丹陽陵口集鎮鐵路涵洞被淹了,還困住了一輛殯葬禮炮車。 記者隨即驅車趕往現場,看到整條涵洞內都是積水,鐵路橋下低洼處水深足有兩米多,一旁的非機動車道上還有大量淤泥,估計夜里雨水有可能一度漫到此處。約9點10分,道路救援車幾經周折,才將受困車輛拖出涵洞,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采訪中,圍觀的陵口集鎮老百姓對于鐵路涵洞被淹十分不解。眾人表示,涵洞去年剛經歷過改造。如今,一夜的大雨便將涵洞淹成這樣,如此“不禁淹”不得不讓人對該工程產生質疑。
隨著國家在交通基礎設施、重要建筑原材料等方面投入力度加大,公路事業得到健康飛速發展。而涵洞在公路工程中占有較大比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發展迅速、業績斐然。但是,國內公路建設市場還遠未成熟,同發達的歐美國家相比,無論市場規模、產品檔次、品種規格、消費水平等方面都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在涵洞的建設方面應繼續投入更多的技術關注,尤其注重涵洞的施工工藝,以利于涵洞質量保證和環境保護,以適應公路建設的需要
涵洞的洞身通常由承重結構(如拱圈、蓋板等)、涵臺、基礎以及防水層、伸縮縫等部分組成。由于涵洞是處于大自然環境(風、霜、雨、雪、冰凍、高溫、水流沖擊)和行車荷載的作用下,因此要求涵洞防水層必須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證在自然環境中,長期完好,不發生破損。
?
防水層施工
⑴混凝土基層表面處理
①基層表面應平整、均勻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檢查,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且不大于3mm。
②基層應做到堅實、干燥清潔、平整、無尖銳異物,不起砂、不起皮及無凹凸不平現象。
③防護墻:豎墻需做防水層部位應無蜂窩、麻面。
(2)防水卷材的鋪貼
①混凝土基層表面處理完畢并驗收合格后,方可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貼防水卷材。
②基層表面不得有明水,嚴禁雨中施工,防水層鋪設施工環境溫度不應低于-20℃。
③基層處理劑涂刷前要求基層應干燥。
④涂刷基層處理劑,用量為每平方米不少于0.4kg。施工方法是用長柄滾刷進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勻,不露底面,不堆積,待處理劑達到干燥程度(一般為不沾手為準)方可進行防水卷材施工。
⑤防水層卷材鋪貼完成后30分鐘,即可澆筑保護層。
?
⑶聚氨脂防水涂料的涂刷
①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時,基層表面不得有明水,嚴禁雨中施工;防水層鋪設施工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
②涂膜厚度和用量,聚氨酯防水涂料總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約2.4kg。
③涂刷時應分2次進行,以防止氣泡存于涂膜內。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層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時內使用金屬鋸齒板進行第二次涂刷。
④對于豎墻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輥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保護層平面處封邊處理,應在縫兩側不小于設計寬度要求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對于泄水管等部位,待做完密封膏后,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進行封邊處理。
⑤不得使用風扇或類似器具縮短干燥時間,噴涂后4小時或涂刷后12小時內須防止霜凍、雨淋及暴曬。

⑷保護層的施工
①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60mm。
②涵洞上的保護層橫橋向每隔4m設置一道寬2-3mm、深約保護層厚度的斷縫。當保護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時,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將斷縫填實、填滿,填充斷縫時不得污染保護層及梁體。保護層表面應平整、流水暢通。
③保護層施工時將混合均勻的纖維混凝土均勻鋪在防水層上,用平板振搗器倒實,在拉動平板振搗器時速度應盡量緩慢,使振搗時間為20秒左右,并無可見空洞為止。
④混凝土接近初凝時方可進行抹面,抹刀應光滑以免帶出纖維,抹面時不得加水,抹面次數不宜過多。
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采取保水養護措施。自然養護時,應在其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橋面混凝土灑水次數應保持表面充分潮濕。當環境相對濕度小于60%時,自然養護應不少于28d;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自然養護應不少于14d。
⑸沉降縫施工
①沉降縫防水層施工時,應保證快速膨脹型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外緣至少嵌入20mm深,且保證20mm雙組份聚硫嵌縫深度。
②出入口翼墻及涵身間沉降縫內外塞M20水泥砂漿15cm,中間如有空隙可填塞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
③涵洞澆筑完畢且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沉降縫內側安裝快速膨脹型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然后用雙組份聚硫嵌縫膏嵌縫,嵌縫應均勻、整齊,不可污染結構。快速膨脹型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安裝時應與沉降縫兩側結構密貼,橡膠止水條的尺寸應根據實際沉降縫寬度調整。
聯系電話:400-79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