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混凝土工程樓板厚度——主次梁相交部位偏厚,工藝自身缺陷。問題描述:次梁鋼筋布置在主梁鋼筋上部,當滿足主梁上部鋼筋保護層厚度,即為主梁保護層面層為樓面基準標高時,則次梁上部保護層厚度將高于樓面基準標高,那么次梁相鄰板面也將高于樓面基準標高。?相關推薦:混凝土現場施工之施工縫處理、野蠻施工后果、質量通病案例講解解決技巧:與設計單位溝通,如500mm高的主梁,通常保證上下各25mm保護層厚度,鋼筋籠高度為450mm,此時設計如同意調整鋼筋籠為425mm,上部保護層調整為50mm,則一般情況下可解決以上問題。提醒:此方法必須與設計院溝通確認后方可執行。樓板厚度——模板支撐體系。問題描述:?材料規格差。?模板支撐立桿無法調節或頂托調節過高。?其他問題不做細說。解決技巧:?建議采用50mm*100mm標準規格木方,木方不得扭曲變形。?立桿頂部應增設可調節的支撐,調節高度不宜高于300mm。?板底木方間距不大于300mm。?立桿間距不大于1200mm。?掃地桿離地間距不大于200mm。?中間水平拉桿步距不大于1800mm。樓板厚度——施工控制差,導致樓面平整度差,而出現板厚度不均。問題描述:混凝土表面收光處理差,找平施工較隨意。解決技巧:?單人操作應采用2m鋁合金刮杠趕平。?多人操作可采用更長的刮杠趕平。?混凝土施工往往在夜間施工,應確保充足的照明。樓板厚度——現場施工管理差,缺乏管控...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