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受力模型不同,鋼絲繩不參與計算,采用的是純懸挑結構計算,參與計算采用的是鋼絲繩吊點作為支點的簡支梁結構計算,品茗軟件還加了個調整系數…………但嚴格意義上講鋼絲繩卸荷的理論前提是存在很大誤區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規范才把這一項取消了,要求不再參與計算,有些人偏要說規范用的是宜,不是強制,但他忘了規范用宜是有原因的:具體可以看一下條文解釋中關于懸挑架型鋼梁計算模型的前提條件,就是撓度計算按1/250的前提是加斜拉鋼絲繩(注意不是卸荷鋼絲繩),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可以不加鋼絲繩,撓度按鋼結構規范采用1/400來計算,這才是宜字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