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規范》JGJ80-91,外側鋼絲繩參與計算,內側鋼絲繩作為安全儲備,因外側鋼絲繩一般傾角較內側鋼絲繩小,故而可以推斷外側鋼絲繩是受力最大的。但顯然這里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內外側鋼絲繩在型鋼梁上的連接點的相互位置要挨得較近(個人認為500mm以內),不然,當外側鋼絲繩失效時,內側鋼絲繩起不到保險作用或者是因型鋼梁懸臂較大導致失穩或變形過大。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地方提出內側鋼絲繩也要計算的原因。
軟件里要實現這點不難,即將懸挑型鋼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生成兩遍,一遍是正常的按原圖紙設置,第二遍是將原外側鋼絲繩設置在原內側鋼絲繩的位置上,即可。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