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施工后檢測內容及要求
一、依據: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
二、檢測內容、要求:
1、單樁承載力
2、樁身完整性抽檢
3、樁身質量檢驗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
5.1.4 灌注樁的樁位偏差定,泥漿護壁鉆孔樁D≤1000mm時,1-3根、單排樁基垂直于中心線方向和群樁基礎的邊樁的偏差不能超過D/6,且不大于100mm,;條形樁基沿中心線方向和群樁基礎的中間樁的偏差不能超過D/4,且不大于150;樁徑偏差±50 mm。
樁頂標高至少要比設計標高高出0.5m。
每澆注50m3 必須有1組試件,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有1組試件。
5.1.5 工程樁應進行承載力檢驗。對于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樁,應采用靜載荷試驗的方法進行檢驗,檢驗樁數不應少于總數的1%,且不應少于3根,當總樁數不少于50根時,不應少于2根。
說明: 對重要工程(甲級)應采用靜載荷試驗本檢驗樁的垂直承載力。工程的分類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第3.0.1條 的規定。關于靜載荷試驗樁的數量,如果施工區域地質條件單一,當地又有足夠的實踐經驗,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由設計確定。承載力檢驗不僅是檢驗施工的質量 而且也能檢驗設計是否達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試樁如沒有破壞又用于實際工程中應可作為驗收的依據。
5.1.6 樁身質量應進行檢驗。對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樁,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數的30%,且不應少于20根;其他樁基工程的抽檢 數量不應少于總數的20%,且不應少于10根。
說明: 樁身質量的檢驗方法很多,可按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所規定的方法執行。我掌握的知識現在海南可行的檢測強度的方法只有抽芯,這個吳總也可以和檢測單位溝通一下看還有什么可靠的方法。
表5.6.4-2 混凝土灌注樁質量檢驗標準
項 序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查方法
單位 數值
主控項目 1 樁位 見本規范表7.1.4 基坑開挖前量護筒,開挖后量樁中心
2 孔深 mm +300 只深不淺,用重錘測,或測鉆桿、套管長度,嵌巖樁應確保進入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
3 樁體質量檢驗 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如鉆芯取樣,大直徑嵌巖樁應鉆至樁尖下50mm 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
4 混凝土強度 設計要求 試件報告或鉆芯取樣送檢
5 承載力 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 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
一般項目 1 垂直度 見本規范表7.1.4 測大管或鉆桿,或用超聲波探測,干施工時吊垂球
2 樁徑 見本規范表7.1.4 井徑儀或超聲波檢測,干施工時吊垂球
3 泥漿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 1.15-1.20 用比重計測,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處取樣
4 泥漿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 m 0.5-1.0 目測
5 沉渣厚度:端承樁
摩擦樁 mm
mm ≤50
≤150 用沉渣儀或重錘測量
6 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
干施工 mm
mm 160-220
70-100 坍落度儀
7 鋼筋籠安裝深度 mm ±100 用鋼尺量
8 混凝土充盈系數 >1 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
9 樁頂標高 mm +30
-50 水準儀,需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