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施工資料編制
一、架立筋梁上部的鋼筋,只起一個結構作用,沒實質意義,但在梁的兩端則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負彎距,不能缺少(架立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外邊緣兩側,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如受壓區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則可不再配置架立筋。架立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二、腰 筋又稱“腹筋”,它的得名是因為它的位置一般位于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在梁高450mm處,沿梁高兩側應設腰筋,所以數量上就不會少于2根。腰筋的最小直徑為10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同時面積配筋率不應小于0.3%,在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之間還要配置拉結鋼筋。 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徑采用16mm和18mm就可以了,拉結鋼筋采用?8。三、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吊筋等。怎么樣區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1)以板的開間、進深跨度區分:如果是單項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鋼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長跨方向的鋼筋是架立筋。如果是雙向板,那么長跨、短跨方向的鋼筋全部是受力筋。2)以鋼筋直徑區分:鋼筋直徑大的為受力筋,直徑小的鋼筋為分布筋。3)以布置區分:正彎矩筋布置在下部的鋼筋為受力筋,其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 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部的鋼筋為分布筋,其上鋼筋為受力筋。四、分布筋出現在...閱讀全文
Better me 2018-07-10 14564 1
混凝土灌注樁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格范例—— 混凝土灌注樁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填寫說明——5 基礎工程5.1 一般規定5.1.1 擴展基礎、筏形與箱形基礎、沉井與沉箱,施工前應對放線尺寸進行復核;樁基工程施工前應對放好的軸線和樁位進行復核。群樁樁位的放樣允許偏差應為20mm,單排樁樁位的放樣允許偏差應為10mm。5.1.2 預制樁(鋼樁)的樁位偏差應符合表5.1.2的規定。斜樁傾斜度的偏差應為傾斜角正切值的15%。 5.1.3 灌注樁混凝土強度檢驗的試件應在施工現場隨機抽取。來自同一攪拌站的混凝土,每澆筑50m3必須至少留置1組試件;當混凝土澆筑量不足50 III3時,每連續澆筑12h必須至少留置1組試件。對單柱單樁,每根樁應至少留置1組試件。5.1.4 灌注樁的樁徑、垂直度及樁位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1.4的規定。 5.1.5工程樁應進行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檢驗。5.1.6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時,應采用靜載試驗的方法對樁基承載力進行檢驗,檢驗樁數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且不應少于3根,當總樁數少于50根時,不應少于2根。在有經驗和對比資料的地區,設計等級為乙級、丙級的樁基可采用高應變法對樁基進行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5%,且不應少于l0根。5.1.7 工程樁的樁身完整性的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20%,且不應少于10根。每根柱子承臺下...閱讀全文
Better me 2018-09-27 1494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