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內支撐拆除的方式有繩鋸切割、機械鑿除、明爆拆除和靜態爆破工藝四種。本文主要介紹機械鑿除工藝,即利用風鎬等小型切割剔鑿工具將支撐結構分段分片剔除,然后轉移混凝土塊的施工工藝。
一、適用范圍
機械鑿除拆除內支撐梁安全度高,成本較低,適用于大部分混凝土建構筑物破碎拆除施工。
二、施工準備
1.主要機具
主要機械:鎬頭機、塔吊、鋼絲網兜、風鎬機、路基箱等。
2.作業條件
(1)內業準備
①根據設計圖紙,確定機械配備及切割長度、段數。
②在施工前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交底,熟悉工程圖紙和現場實際布置情況。
(2)外業準備
施工前按照施工平面圖布置切割鋼筋混凝土支撐的準備工作,如:進場道路、水、電、機械設備的進場、報驗、夜間照明等工作。
(3)施工條件
①方案實施前,編制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經專家評審通過并經監理、業主及業主相關部門審核、審批完成。
②拆除施工前應對施工單位全部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做好方案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拆除工程涉及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
③拆除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做好安全教育,明確拆除工程涉及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
④拆除人員、材料進場驗收合格,選擇近5年狀態良好,進場時驗收性能優良機械設備。
⑤每道混凝土支撐拆除前,相應支撐下和先前拆除的上一道支撐對應范圍的主體結構應全部施工完畢,且梁板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值的80%以上,并報監理批準。
⑥拆除作業范圍的主體結構鋼筋甩茬、防水施工等做好成品保護的防護措施并驗收合格。
⑦每道支撐拆除前應將支撐與圍檁或冠梁預先切斷聯系,確保圍護結構后背土壓力與支撐軸力逐漸釋放。
⑧拆除作業應與主體結構施工協調配合分區、分塊拆除,每次只允許拆除一道混凝土支撐,可多點拆除,但應注意有序施工。
⑨樓板后澆帶位置嚴禁鎬頭機通行,嚴禁在懸臂支撐上行走、停留。
三、工藝流程
1.施工準備
結構周邊換撐養護到位,符合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拆除工作。
2.混凝土面層保護
結構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后,在支撐梁施工范圍內滿鋪1.5mm厚鋼板+3層竹籬笆,對結構面層進行保護,以防止支撐破除時,混凝土塊對面層造成破壞。
在面層保護施工的同時,需保證樓板下支架不拆除,樓板承載不足時需進行加密。
3.拆撐順序部署
(1)混凝土支撐豎向拆除由下向上逐層進行,負三層結構換撐養護到位后拆除第二道支撐及腰梁,隨即進行負二層結構施工。
負二層結構換撐養護到位后拆除第一道支撐及壓頂梁,支撐拆除后割除負一層板面上的格構柱,并完成地下負一層結構施工。地下室結構完成后,由上向下割除剩余格構柱。
(2)混凝土支撐水平拆除按施工部署先后順序分區進行,將地下室按照后澆帶進行分區,按照“角撐先拆、對撐后拆”原則進行拆除作業。單根角部支撐由兩側向中間進行拆除作業,角部支撐整體拆除順序為基坑內側向角部中心推進,逐根進行直至角撐拆除完畢。對撐從與圍護樁相連的兩端向中間進行拆除,按照整體的拆除方向逐根完成對撐的拆除。各區塊支撐先拆支撐次梁,后拆支撐主梁及邊梁,拆除完畢后進行棧橋的拆除。
4.聯結處風鎬破除
(1)連結處支撐開鑿前需先搭設操作腳手架,操作腳手架在支撐兩側留出適當的工作面,搭設防護欄桿,鋪設竹籬笆片。
(2)整體支撐鑿除前先處理支撐端部,支撐端部先對端部區域的外側混凝土保護層進行鑿除,鑿除后割斷支撐箍筋和中上部主筋,清理后對中芯混凝土進行鑿除,底部主筋待全部破碎后再進行割斷清理。靠近格構柱500mm范圍內采用風鎬破除,鑿除整體順序同支撐端部破除。
5.鎬頭機拆除
(1)鎬頭機在底板上進行拆除,底板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在支撐梁施工范圍內對底板面層進行保護,以防止破碎混凝土塊體下落,對底面造成破壞;鎬頭機行走路線范圍內滿鋪路基箱。
(2) 鎬頭機在樓板上進行拆除,下層樓板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在支撐梁施工范圍內對樓板面層進行保護,以防止破碎混凝土塊體下落,對底面造成破壞;鎬頭機行走路線范圍內滿鋪路基箱。同時應確保樓板下支架不拆除,在驗算后若不符合要求進行加密處理,確保鎬頭機行走不影響結構質量。
(3)鎬頭機在支撐上進行拆除,下層樓板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在支撐梁施工范圍內對樓板面層進行保護,以防止破碎混凝土塊體下落,對底面造成破壞;對鎬頭機行走路線范圍內的支撐是否能承受荷載進行驗算,驗算符合后滿鋪路基箱。
6.人工輔助拆除
局部鎬頭機鑿不到的區域和支撐點用人工風鎬破碎,先將支撐梁上面、側面的保護層鑿掉,剝出主鋼筋,用氧氣將主鋼筋割斷,進行破碎,所有支撐梁連系梁底部鋼筋待全部破碎后再進行割斷清理。
7.鑿除垃圾清運
(1)破碎支撐梁前,在支撐梁下設置鋼絲網,兜住破碎后掉落的混凝土塊,落滿后采用起吊設備運至場外指定堆放地點,邊破碎邊清運出場。
(2)大塊混凝土清除后配備小挖機和工人清理碎渣,確保將渣土清理干凈,保證下一道工序的正常進行。
8.后一道結構施工
支撐鑿除后盡快完成后一道結構的施工。
四、質量標準
1.主控目標
(1)確定拆除范圍:在拆除前需要根據設計要求和實際情況確定拆除的范圍,避免對周圍結構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2)拆除設備和工具的選擇:根據拆除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設備和工具,確保拆除過程的效率和安全。
(3)施工方案編制:根據拆除的具體要求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包括拆除的順序、方法、步驟等,以確保操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安全防護措施:在拆除過程中,要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比如戴好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設置阻擋設施,確保周圍人員的安全。
(5)拆除過程的監測:在拆除過程中要進行監測,包括監測拆除速度、拆除效果等,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
(6)廢棄物的處理:拆除完成后要進行廢棄物的處理,包括分類、清理、轉運等,確保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
(7)交底和驗收:拆除工作完成后要進行相應的交底和驗收,確保拆除質量符合要求,并做好相關記錄和報告。
五、安全環保技術措施
1.安全措施
(1)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專職安全員負責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對安全制度的學習,組織定期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增強全體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觀念。
(2)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做到可靠有效,起重機械嚴格執行“十不吊”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所有起吊索具確保滿足六倍以上安全系數,捆綁鋼絲繩確保滿足十倍以上安全系數。禁止在6級以上大風、暴雨、雷、電、大霧惡劣天氣下從事吊裝作業。
(3)施工現場有健全電氣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和嚴格的安全規程。電力線路和設備的選型需按國家標準限定安全載流量,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做到具備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護,所有的臨時電源和移動電具要設置有效的漏電保護裝置,做到經常對現場的電氣線路、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對電氣絕緣、接電零電阻和漏電保護器是否完好,指定專人定期測試。
(4)加強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管理,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和起重指揮人員做到經過專門訓練,并考試合格取得主管部門頒發的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現場安全專業管理、特種作業、經過培訓的施工人員落實。
(5)施工現場應設置安全警示牌,進入施工現場須戴好安全帽,上、下支架有扶梯。
(6)現場施工的坑、洞、危險處,設防護設施和明顯的警示標志,不準任意移動。施工現場,對高空作業安設防護欄。
(7)施工區域內按有關規定建立消防責任制,按照有關防火要求布置臨設,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并設立明顯的防火標志。
2.環保措施
(1)施工現場設專職文明施工員,加強文明施工管理。加強現場施工管理,每道工序做到現場落手清,加快施工進展,做到工完場清,不留尾巴。
(2)運輸車輛進出的主干道應定期灑水清掃,保持車輛出入口路面清潔,以減少由于車輛行駛引起的地面揚塵污染。
(3)堅持文明施工及裝卸作業,避免由于野蠻作業而造成的施工揚塵。
(4)根據施工項目現場環境的實際情況,合理布置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進出口,風鎬機等高噪聲設備及車輛進出口應安置在離居民區域相對較遠的方位。
(5)合理安排施工機械作業,高噪聲作業活動盡可能安排在不影響周圍居民及社會正常生活的時段下進行。
(6)每年高考期間,施工現場加強噪聲污染控制影響,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施工在此期間對居民、學校附近區域的影響。
機械鑿除混凝土支撐拆除施工工藝在實際工程中應用較為廣泛。通過合理的施工準備、規范的施工流程和嚴格的質量安全控制,機械鑿除混凝土支撐拆除施工工藝能夠高效、安全地完成拆除任務,在許多大型建筑和基礎設施項目中,如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建設、地鐵車站的施工等,當需要拆除混凝土支撐結構時,常常會采用機械鑿除的方法。其原因在于這種工藝相對成熟,施工效率較高,能夠滿足一些對施工進度有一定要求的項目需求。然而,具體應用的頻率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工程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周邊環境的限制、成本預算以及施工單位的技術和設備條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