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礎計算(下)含樁基礎、組合式基礎計算要點及塔吊選型布置方法
發表時間:2024/5/20 11:03:07
對于在承臺底部增加了樁結構的塔吊基礎,要注意可采用預制混凝土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混凝土灌注樁或鋼管樁等,宜采用與工程樁同類型的基樁。當在軟土中采用擠土樁時,應計入擠土效應的影響。
對于樁基,不應只簡單的考慮其承受上部豎向荷載的能力,還應當考慮塔機傾覆作用會導致樁上拔,此時應計算樁基抗拔承載力。同時,還應計算相應配筋和混凝土強度的樁本身所具有的承載力,并復核在復雜環境下樁身的完整性,即樁身承載力和樁裂縫驗算。此外,在增加了樁結構之后,承臺本身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在不考慮承臺效應的情況下,由原本承受荷載的結構變為了傳遞荷載的構件,此時需要驗算承臺在傳遞荷載時的抗剪切,抗沖切能力以及本身的配筋驗算。針對摩擦性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由于樁土相對位移,樁間土對承臺產生一定豎向抗力,成為樁基豎向承載力的一部分而分擔荷載的現象。
組合式基礎,又稱格構式基礎,是在板式樁基礎的基礎上,添加了組合式格構柱、下承臺形成的新基礎。其優點是可以先于土方開挖施工,保證在基坑施工階段的材料周轉。由于增加了鋼柱,那么就需要考慮鋼柱在受壓情況下的整體穩定性。
此外,還需計算鋼柱的換算長細比、分肢長細比以及綴件本身的抗彎、抗剪能力。由于多數鋼格構柱都是由分肢角鋼和綴板焊接而成,此時還需考慮焊縫強度對結構的影響。在進行鋼柱受壓穩定性驗算時,需要采用構件的毛截面面積(忽略孔洞帶來的影響)。在驗算鋼柱換算長細比時,計算長度應取兩綴件間的凈距。
萬事開頭難,對于上述的各項計算,只要使用可靠的計算軟件進行計算,都可以保證方案書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可以規避大部分難點和錯誤。但是,市面上絕大部分軟件對于塔吊的選型以及定位都愛莫能助,這就需要技術人員自身擁有根據現場工況,結合項目成本要求,合理選擇相應型號的塔吊。同時,還需考慮塔吊安裝位置對現場施工造成的影響,如塔吊的旋轉半徑盡量覆蓋至施工作業面,塔吊旋轉半徑內盡量不要有生活或辦公區域,否則生活區需要另外做安全防護,還應考慮后期施工電梯的的位置。
群塔作業時要求相鄰塔吊塔臂最遠端與相鄰塔吊塔身差大于2m,塔臂高差大于2m,但是最好也是保證2個標準節高度。
塔吊設置在基坑內,標準節避免與上部結構梁重疊,塔機布置在地下室結構范圍外避免與主體基礎重疊。塔吊離主體結構外立面的距離3-4米,塔吊附著固定的位置及附著桿的角度應為45°~60°。
塔吊后期拆卸時,在主體完工后塔吊能自由落下,避免拆除時出現臂擺和建筑主體、相鄰塔吊、施工電梯、外架等相碰撞。拆卸底層時汽車吊是否能夠進入,運輸車輛是否能夠進入。
關于塔吊基礎計算要點的干貨分享到這就結束了,關注我每周都在更新行業干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