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影院,国产h视频,免费看黄色三级电影,日本久久高清,午夜伦理久久,成年看片

行業知識 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大盤點,很實用、很方便!
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大盤點,很實用、很方便!
發表時間:2021/5/12 17:05:10

混凝土質量通病大盤點

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一般缺陷在所難免。對于混凝土工程,出現不同的質量缺陷,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下面小編帶大家做一回“質量”醫生。

裂縫

01

產生原因

1.塑性收縮裂縫

混凝土剛剛終凝而強度很小時,受高溫或較大風力的影響,表面失水過快,使混凝土體積急劇收縮,強度無法抵抗其本身收縮,因此產生龜裂。

2.沉降收縮裂縫

結構不均勻沉降所致,特別是在冬季,模板支撐在凍土上,凍土化凍后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

3.溫度裂縫

混凝士體積較大,大量的水化熱不易散發溫度急劇上升,而表面散熱較快,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表面產表面就會產生裂縫。

02

防治措施

1.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非活性骨料,選用級配優良、含泥量低的砂、石骨料。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用合理分層、分塊、分縫措施。

3.科學確定配合比,摻和減水劑,控制水泥用量,減小水化熱。

4.澆筑時加強振搗,提高密實度,可采用二次振搗。

5.及時抹壓表面,加強養護,適當延長養護時間。

6.安排合理的拆模時間及順序。

 

蜂窩

蜂窩現象: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01

產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料、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 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 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6. 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7. 基礎、柱、墻身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02

防治措施

1. 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

2.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薄壁墻、肋板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一段時間,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03

處理措施

①對小蜂窩,洗刷干凈后1:2水泥砂漿抹平壓實;
②較大蜂窩,鑿去薄弱松散顆粒,洗凈后支模,用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
③較深蜂窩可在其內部埋壓漿管和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澆筑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麻面

麻面現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01

產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未涂刷脫模劑或脫模劑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4.模板隔離層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5.模板表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02

02 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筑混凝土前模板縫隙應用雙面膠條。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涂刷均勻,不得漏刷。

2.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03

處理措施

①表面做粉刷的可不處理;

②表面不做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充分濕潤后用水泥砂漿抹平壓光。

 

孔洞

孔洞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01

產生原因

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預埋件處,混凝土下料被隔住,未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 

2.混凝上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內掉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02

防治措施

 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筑,在模板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入混疑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

03

處理措施

 ①鑿除孔洞周圍松散混凝土,用高壓水沖洗干凈;

②立模后用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筑搗固。

 

露筋

露筋現象: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01

產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折,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搗不實;

5.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6.模板不潤滑.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漏筋。

02

防治措施

1.澆筑混凝土,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驗查看,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易性;

2.澆灌高度超過2m,應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應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

3.混凝土振搗嚴禁撞擊鋼筋,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整直正;

4.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5.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

03

處理措施

①表面露筋可洗凈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漿;

②露筋較深應處理好界面后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

缺掉棱角

缺棱掉角現象:結構或構件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則,棱角有缺陷。

01

產生原因

1.低溫施工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2.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棱角被碰掉;  

3.模板未涂刷脫模劑,或涂刷不均。

02

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筑后應認真澆水養護,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1.2N/mm2以上強度;

2.拆模時注意保護棱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

3.吊運模板,防止撞擊棱角,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保護好,以免碰損。

03

處理措施

①將該處松散顆粒鑿除,沖洗充分濕潤后,視破損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齊整;

②或支模用比原來高一級混凝土搗實補好,認真養護。

 

脹模

脹模現象:在澆筑時,可能由于模板支設、鋼筋綁扎,混凝土發泡劑、澆筑高度過高導致澆筑壓力大等原因,導致整個模板變形、張(漲)開,混凝土跑的流量大。

01

產生原因

1.模板方面:包括模板本身質量差、強度不夠或者模板材質選用不當等。模板支撐問題,包括支撐不牢、支撐點數量不夠、支撐方式選用不當等。模板連接問題,包括對拉連接螺栓數量和間距不當等。

2.施工人員問題:包括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操作不認真、責任心不強、技術不過關等。

3.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組織不力,制度和措施不全,執行檢查不夠。管理人員對大模混凝土澆筑板中的細節不熟悉,班組間配合不默契等。

02

防治措施

1.澆搗混凝土時,要求均勻對稱下料,嚴格控制澆灌高度,特別是門窗洞口模板兩側,既要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又要防止過分振搗引起模板變形。

2.采用木模板、膠合板模板施工時,驗收合格后要及時澆筑,防止曝曬雨淋發生變形。重復使用的木模板必須嚴格檢查修復。

3.嚴格要求操作人員控制好混凝土振搗的插入深度,不得過深。已振搗的部位不得再次插入振動捧振搗,避免爆模現象產生。

 

 


轉載公眾號:工技術資料平臺

售前客服

售后客服

咨詢電話

0571-56665700

關注有禮

掃碼關注公眾號 資料千貨免費獲取

品茗曉筑

關閉

品茗AI啟動失敗

請重新登錄后繼續操作

請使用驗證碼賬號密碼登錄,請勿使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