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凳筋下支腳立于底筋之上(對應位置下面應有墊塊),上支撐應考慮上層筏板鋼筋方向,與設計溝通后,可利用輔助支撐鋼筋代替上部筏板鋼筋。馬凳筋布置間距不大于1米,均勻布置,如圖9-15所示。
根據不同基礎筏板厚度,馬凳筋應采用不同直徑的鋼筋來進行加工制作,具體選用按表9-1所示。
馬凳筋選用 表9-1
注釋1:馬凳筋高度計算、形式選擇及下料原則,如下所示
①馬凳筋高度=筏板厚度 - 上下鋼筋保護層厚度 - 上下鋼筋直徑。
②馬凳筋形式有多種樣式,各工程可結合自身情況,靈活選擇。
③馬凳筋原則上盡量利用廢料、料頭鋼筋進行制作,以節約材料。
注釋2:對于超厚型筏板,宜選用型鋼支撐架,還要經過驗算,要有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審批審核通過后實施。型鋼支架如圖9-16、圖9-17所示。
5.6? 墻柱插筋、鋼筋連接接頭位置以及其他細部構造要求,參照16G101-3圖集執行。
六、注意事項
6.1? 鋼筋加工制作允許偏差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的規定要求。
6.2? 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位置、保護層厚度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
6.3? 搬運鋼筋時要注意附近有無障礙物和其他臨時電器設備,防止鋼筋在搬運轉彎時碰撞到電線發生觸電事故。
6.4? 鋼筋綁扎完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鋼筋的變形、位移。
轉載:談一談建筑工程人
安全計算軟件
安全計算軟件下載